氣體回收裝置可將90以上的可回收氣體截留轉化,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。據統計,某煉油廠安裝此類系統后每年減少CO2當量排放達數萬噸級,相當于新增大片森林碳匯能力。易燃易爆氣體的有效管控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。石化行業應用案例顯示,采用在線監測與自動聯鎖保護機制后,可燃氣體泄漏事故率下降80以上,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。模塊化設計使其能適配不同規模的生產裝置。無論是小型實驗室還是大型工業園區,均可定制化配置相應規格的設備組合。
氣體回收裝置的測定步驟:
1.系統初始化與準備
-抽真空處理:開機前需對裝置自身及連接管路進行抽真空操作,確保內部無殘留雜質氣體或水分干擾后續測量;部分設備出廠時已預抽真空,但仍建議初次使用前重新確認。
-傳感器校準:通過壓力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等設備實時監測環境參數,為后續計算氣體密度提供基礎數據支持。例如,在定容儲氣罐中導入目標氣體后,利用這些傳感器測得的壓力和溫度值可換算出準確的氣體密度。
2.氣體采集與分離
-模式選擇:根據實際需求切換工作模式。例如,針對少量混合氣體可采用“分離回收路徑”,而大量檢測或設備大修時則啟用“回收再利用路徑”,以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。
-PLC控制流程:通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(PLC)調控電磁閥的啟閉順序,將電氣設備氣室內的待測氣體逐步導入定容儲氣罐,確保采集過程的穩定性和準確性。
3.數據處理與分析
-阻力檢測:使用壓力表或其他等效裝置檢測管線內的液體阻力,評估其對氣流的影響程度,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堵塞風險或優化空間。這一步驟對于保障油氣回收系統的順暢運行尤為重要。
-狀態監控:持續關注電氣系統的運行狀態,包括三相電源的相序自動確認、缺相保護功能是否正常激活,以防止真空泵反向運轉導致的故障。